無論任何人,都需要從別人的評價中,了解自己的成就及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,當受 到稱贊時,他的自尊心會得到滿足,并對稱贊者產生好感。這是人際關系中相悅作用的結 果。有的人自視清高,對這種稱贊表示反感,其實這也算不得什么丟人的事,只要稱贊不 夸大,我們應該愉快接受。
一)“拍馬而不驚馬”"的周文王 奉承話每個人都會說,且大都說過,但如何做到“拍馬而不驚馬”卻是件不容易的事。
在這方面,最成功的范例,應屬周文王 文昌了。他的成功之處,就是靠“奉承 節 王拍馬”存活下來,開創周朝的偉業。雖 大成 然,直接開創周朝的是周文王姬昌的兒 子周武王姬發,但其實這全靠周文王姬 將候 昌通過渭水訪賢得到了姜子牙出山輔 佐,為伐興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如 果不是周文王姬昌在此前多次通過“拍 馬不驚馬”的高超手段保存了自己的生 命,哪來后來的周朝呢?
還在商朝國君是封王的祖父文丁 之時,周邦只是商朝手下的一個小國 周邦的主公還是姬昌的父親季歷。當 時商王文丁委任季歷做了商朝牧師(地 方長官),委派季歷負責商朝西部地區 的事務。季歷治理西部地區有方,幾年 之間就征服了十數個西部小國,使他們 調文王,因出自明天然(歷代古人像費)、全部臣服于商朝。
但這時的文丁卻起疑心:許多西部小國雖然成了商朝的屬國請候,但他們首先就成了季歷周邦小國的鄰土,季歷擴張了自己 的地盤又掠奪了不少財物和俘獲了不少人員,長此以往,季歷將來肯定會叛離我商朝,成 為我股商的心腹大息。我總能不防患于未然。
于是,文丁把季歷召到了股都,給了他許多的實物獎勵,同時還加封季歷為西伯候 季歷感激不盡。但當季歷要辭別股都國西部時,文丁不讓他走了,而是將他因起來,不 久便課殺了。
季歷死后,他的西伯候圖位由兒子姬昌繼承了下來。姬昌沒有忘記商朝謀害自己父 親的仇根,發誓要報這系父之仇。誰知,謀害季歷的股商國王文丁也很快死去,他死后由 他的兒子帝乙繼位,帝乙是王的父親。帝乙是個老謀深算的統治者,他準備組織強大的 兵力來攻占周邦,此時整個商朝屬下有諸候1800多個,周邦自己的力量頂多抵得5個小 國的勢力,自己與商朝的力量對比還處在一個懸殊狀態中。西伯候題昌深知自己還不堪 一擊,于是便想出了“奉承拍馬”以保全自己的謀略來。
商朝先皇文丁去世后,留下了一個女兒名叫亮麗公主,長得很丑,是帝乙的大妹,年紀 已經過了20歲還嫁不出去,當時女子13歲就可以出嫁,到20多歲還嫁不出去已經是老 女人了。西伯候姬昌派出自己的心腹散宜生,帶許多聘禮到商朝首都段都去,對商君帝乙 大“奉承拍馬”一番,公開宣稱西伯侯姬昌欲娶亮麗公主為妃子,這一下便在殷都起 了軒然大波。
散宜生在周邦是有名的說客,他對帝乙說:“父死,長兄為父,令妹亮麗公主能得君王 下為長兄,乃是她的福氣所在。君王定當為她做主,答應她與西伯候的婚事,以保亮麗 公主一生福壽綿長,以使妹婿西伯侯的周邦水遠忠于股商本國!
同時,散宜生還對亮麗公主本人也發動了“奉承拍馬”的情說合,因亮麗本是丑女 宜生就繞開她的長相,而是說她嫁給西伯侯定能給商、周兩國帶來許多好處。散宜生對 亮麗公主說:“化干戈為玉的最好途徑,莫過于連理和親。公主嫁到我周國西坡去,必 將使整個西部地區臣服商朝,水修煙親和!
不僅如此,散宜生還對商朝的文武大臣們展開了“奉承拍馬”的凌園攻勢,他對他們 說:“諸位都是上國君王的臣民,一定知道上國的現固安寧即是請位的前途命運所在,相 信大家會促成西伯侯與亮麗會主的這樁聯。
這便使商君帝乙非把妹妹亮麗嫁給姬昌不可了。事實上這全是西伯候短昌對商朝推 行”奉迎拍馬”策略的結果。以納妃聯期形式出現的“拍馬奉承”,當然是“拍馬而不驚 馬”的最好注腳了
這是一件歷史的真實事件,周文王姬昌演繹(周易)的文辭當中,明確寫有“帝乙歸 ”的話,就是指這件事情。姬昌自從娶了帝乙的妹妹亮麗公主之后,使商朝在帝乙統治 下的20來年之內再也沒有發動對周國的戰爭,周國姬昌贏得了積聚力量的大好環境。姬 昌在這里所使用的“拍馬而不驚馬”策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。
帝乙死后,他的兒子繼位即商封王,紂王一直想害死西伯侯姬昌,曾經多次策劃害死 短昌,一次是王以召集諸侯會議為名,企圖在暗中刺死姬昌;一次是王借故將姬昌因 禁在牢里。姬昌對付紂王的策略,幾乎都是在公開場合對紂王“奉承拍馬”,將其吹排為 圣君”、“父母”、“保護神”,使紂王聽了心里很高興,便就飄飄然了,慢慢地放松了對姬 昌的戒心。姬昌也就正好借此而保存了自己,積蓄力量,最后,他的兒子周武王姬發終于 等到機會成熟,發動了伐紂興周的計劃,并開創了周朝800年的基業。